观后感 - stormzhang 跨年直播

从工作,个人成长,生活,未来期望

Posted by 叉叉敌 on January 1, 2021

首先感谢 stormzhang 的一个跨年分享,以及连麦中禅叔、冯大的经验一些分享。

昨晚看 stormzhang 跨年直播,从晚上9:00开始,持续到凌晨1点50左右,然后将近5个小时的一个直播,到因为中途耳机没电了,然后我洗漱之后就去睡觉了。今年不再是陪跑,然后中了一个奖,这个奖虽然金额不是很高,希望是一个幸运的开头。 然后从四个方面对自己的一个感悟和体会分享下。

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对文章的一些分享,技术文章的分享,那其实对一个新人来说,如果在这个行业,如果要成长最快,那就是只有通过文档的方式去分享,去影响别人去积累,做一些知识管理,不要担心这个文档没有用,其实这个文档不管是对新人,还是技术大佬。

要举个例子,比如说如果是个大学生她去分享的文章,那肯定是对高中小学初中都是有用的,那高中的一个人去分享的话就是对下面的初中小学都有用,那初中去分享的就等于小学,就是一级一级的往下下面的,就是对新人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所以说技术文档不要在乎它的一个深度,也不一定是一个高大上的文档,必须要有深度,其实一些小白文档,比如一些一些环境的搭建,简单的用法等等,其实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

这里自己想到一个同事推荐的美食家王刚。其实对于厨师这个行业,他分享的都是基础的,简单的,主要是实用的。平常人在家里都可以随时做,不需要什么高端和专业的工具,就可以完成一个菜。

如果厨师大家都闭门造车,故弄玄虚,只能说明这个行业门槛不高,大家都可以进去,而且你们也没用什么技术门槛。反而这样分享出来,对这个厨师也是一种提升和影响。

IT行业亦是如此。

第二个就是做在IT行业其实有很多岗位,有很多方向,自己可以去参考学习,不要只会一个职业,然后不要一条路走到天黑。其实就相当于你在这个赛道上,如果你不能做到最顶尖的,毕竟顶尖的人是需要天赋加成的。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要接受自己的平庸。

那其实你可以把你的职业道路扩宽一点,去做一些其他的一些尝试啊,比如说现在我是做一个测试的工程师,那可以去尝试做一些数据分析、大数据、产品经理等。

说到产品经理这一块,其实从技术转到产品这块比较出名成功的有,张小龙 - 目前的就是产品微信,人称微信之父。还有白银、无码的二爷等。其实在这一块的话,在stormzhang和禅叔的一个连麦的对话中也强调了,从其实从技术转到产品经理这一块,其实是有一个优势的。

首先说做技术的是能快速,知道这个需求能不能去通过coding 去实现,或者在和其他部门收集到的需求就能先自己review。

做产品可以有2个思路。有一个就是在做产品的同时,那可以通过一些人文,人文的话主要是在生活中去感受一些人他对一些产品的用法,对一个功能点的一个需求是什么啊?然后通过一个直观的通过一些技术实现出来。第二个就是去用大量的APP,参考一些APP。比如说一些APP有一些现成的功能,那直接可以借鉴过来,比如Facebook有个不错点赞的功能,微信的拍一拍等。

其实在做增长以及运营这一块,其实我觉得是可以放到今年的一个计划中,可以去尝试去做的。

第三部分是和冯大的一个对麦中提到的,就是对今年的一个职业情况的一个分析,主要就是求稳,求稳之后,然后再去了解一个整个行业整个社会的一些变化,然后做出自己的一个调整。

Fenng大还提到了一点。其实在说了一个成年人,那对自己的一个投资行为要自己去负责,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别人说什么就什么,然后自己投错了去怪别人,所以就是一个年轻人要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这不我就放一个大牛猫的茅20组合。你看着办,春节到了,那家不喝酒,不一定是茅台。要不买个几手茅台😄。一手20w

茅20组合

第四个的话主要是视频号。其实在微信这个生态圈里面还有一些公众号、视频号。对于公众号它其实已经是一个红海了,那真正要去做的话,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做,做的内容也是非常多的,就是很难生长起来,不是说没用机会。那对于视频号这块的话可以自己去尝试,去直播分享自己的一些东西,那说不定就可以抓住这个风口的一些东西,雷布斯说过的「站在风口上的猪都能飞起来。」

那我是不是这只猪呢?😂总感觉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