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Photo

Posted by 察说花园 on August 31, 2020

iPhone

自2007年以来,iPhone摄影大赛™(IPPAWARDS)是第一届也是历时最长的iPhone摄影大赛。自第一部iPhone启发,激动并吸引了全球用户以来,IPPAWARDS一直在庆祝iPhone用户的创造力。从那以后,IPPAWARDS每年从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的iPhone摄影师提交的数千张图像中选择最佳照片。评审委员会成员分几步选出优胜者,并颁发年度摄影师和类别优胜者奖。

https://www.ippawards.com/

光圈与景深

如今,各路手机的相机 App 里也都有了人像模式 (Portrait Mode) 或者大光圈模式 (Aperture Mode/Bokeh),靠算法模拟光学虚化,以制造柔美的模糊背景。但不得不说,虚化原本只是相机镜头的光学特性,而大家如今对它过分的追求,让“虚化”变成了一股“妖风”,也让越来越多的糖水片大行其道。

镜头焦段与实际运用

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就跟买东西一样,现在商家都特别会卖东西,没有需求创造需求也得把不是需求的需求给卖出去,让你觉得你需要这个你需要那个,然后一堆购物节,一整年就买买买,家里破烂越来越多。但说实话,我们能有多需要那些东西?我们的选择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在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好好问问自己:我到底是想干嘛?

最后,手机相机的最大优势其实还是便携,还是快。我们时时刻刻把它们揣在兜里,很多时候,它就是我们唯一的拍摄工具,因此,只有快拍记录才是手机摄影的真正优势。当然,前提是你要非常了解你的手机相机,跟了解相机是一个道理,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拍摄设备,他们才能为你所用。

焦段和景深的基本知识已经被我们说得差不多了。焦段越长,视角越窄,景深越浅,透视畸变越弱;焦段越短,视角越宽,景深越大,透视畸变越强。通过对镜头焦段的了解,配合对光圈和景深陷阱的使用,摄影师可以在不同题材、不同拍摄环境中引导大家关注他想要大家关注到的视觉重心。

快门

  • 快门速度越快,等于一次快门帘打开时间越短,等于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越少,等于曝光时间越短,等于画面越暗,也基本等于画面会更“实”,不容易出现被摄物的拖影,不怕手抖患者,不容易拍虚
  • 快门速度越慢,等于一次拍摄的时间越长,等于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越多,等于曝光时间越长,等于画面越亮,容易出现被摄物的拖影,容易拍“虚”。当快门慢到一定程度,就会用到三脚架,如果不用三脚架,就需要传说中的“铁手就是说,要把相机端得很稳,以避免拍虚。但“铁手”通常也就1秒之内铁,1秒或更长的曝光时间,什么铁手也没戏,还是得 角架 我们知道光圈用F值表示,而快门通常就是一堆分数。1/2、1/4、1/8、1/15、1/30比如我现在用的 SONY a7RⅢ基本可以一路分数儿到1/8000,这指的是多少分之一秒,1/8000八千分之一秒,计作1/8000s,也就是说快门的开合时间只有1/8000s。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快门的相关知识。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间越短,画面越暗,越容易定格高速运动的物体;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画面越亮,越方便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除此之外,我们还讲了安全快门,讲了机器视觉与人眼自然视觉的区别,并配合例图方便你理解相机超越人眼之外的功能。

感光度ISO

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以后,我们下面要做的就是要明确自己的拍摄需求,搞清楚自己想要拍摄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内容。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真实需求,我们就可以恰当地选择适自己的拍摄器材和拍摄手段,这一切枯燥的基础知识才能被你活学活用。

测光:光比

被摄物体暗面与亮面的受光比例。我们目前不需要具体计算这个比值,只要知道,光比越明暗反差也就越大,也就是俗称的“对比度”越高,画面中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之间的对比就越明显;光比越小,明暗反差就越,对比度越低,画面中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之间的对比就越不明显。

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我们究竟要什么样的照片,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经过长时间大量的训练和视觉积累之后才能回答的问题。但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还是要先夯实基本功,完全搞懂相机里每个参数影响画面效果方法,然后再考虑怎么精准构图,怎么跟拍摄对象交流沟通,怎么表达个人情感,怎么传递艺术理念这种玄学的东西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连快拍都做不到,不明白怎么用景深陷阱省掉对焦的时间,也搞不清正确的曝光值,那我们在拍人的时候,面对人脸上转瞬即逝的神态,或是街拍的时候,面对眼前瞬息万变的场景,我们就只能胡拍。

好照片的构成因素

然,最致命的一个问题就是,它很无聊,这些人虽然聚在了一起,但是并不能激发我们想知道他们在干嘛的好奇心所以,这张照片在我看来,就是一张非常典型的“拍到了而已”。如果我们仅仅是想“拍到”,那我们永远也比不过满世界的监控摄像头. 对比,明显后者好看些 1

2

我一直在说不好看就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你是拍给自己看,单纯是为了记录,好看不好看当然不重要,拍成什么样都行。但如果你希望能够展示(包括给自己展你希望在这个什么东西都“一划而过”的时代,别人能愿意多看两秒钟你的照片,甚至期待能有人喜欢你的照片,那 “好看”就是硬道理。想让别人看到你看到的东西,想传递情感,想表达理念,想通过照片讲故事,那首先就要让别人有想看下去的欲望,然后才有机会说后面那些东西大师之所以会被封为大师,从来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拍摄的题材让我们觉得震撼,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照片,在视觉上,一上来就能抓人眼球。他们在拍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手段,都是为了最终的“好看”而服务的

那分析一张照片的步骤是

  • 先从搞清楚它的曝光参数开始;
  • 然后是搞清楚摄影师所用的镜头焦段
  • 紧接着是最重要的,拍摄距离和快门时机
  • 再观察构图,前景、中景、背景分别都有什么,画面里的主体和其他- 元素是怎么被安排的,
  • 它们分别都被放在了什么位置上;
  • 后期干了什么,有没有裁切,大概的调色逻辑是什么
  • 最后才是了解当时的拍摄环境和创作背景

所以,真正决定照片好坏的,是它视觉上的好不好看和它的拍摄难度。拍摄难度又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衡量,比如视角观察难度,比如操作技术难度,比如许可拍摄难度,等等等等 其实就是 一判断这张照片可复现的概率。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什么照片才是好照片”,相信你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答案了。好照片在技术上要准确,在视觉上要好看,要构图合理,要内容清晰,要不纯靠外因,而且基本不需要过多的文案解释

光的质量。硬软光源。需要柔光源自带滤镜的图片。源。在这种定义飘忽不定的情况下,我们唯一能傍住的标准,就是看影子,看影子的边缘是锋利还是模糊,以此判定光线的软硬。

光的方向。你应该掌握了观察光的基本方法:进入到一个环境中,先观察光照强度,再观察色温,最后观察光线质量(软硬),通过改变光线方向,寻找不同的光照角度,来改变视觉效果,满足自己的需求

阳光十六阴天八,多云十一日暮四,乌云压顶五点六,雪天落雨同日暮。

闪光灯的作用 它还能点亮前景,压暗背景,将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我们用闪光灯,不仅可以控制光源的位置和光线的强度,还可以修饰光线,改变光线的质量

人物

  • 观察光线,同样都是在一间屋里拍,你要决定让被摄对象待在哪儿会比较好
  • 构图,这个不讲,因为没法讲,我会在第十七课说明原因
  • 体态,被摄对象的体态要自然、要舒服、要像个正常人类,其实我们对人类体态僵硬呆板与 否非常敏感,你可以想一想那些模特做作的老法师片儿
  • 表情和眼神光,其实随着人物在画面中的占比越来越小,表情和眼神光就变得越来越不重 要,但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跟体态一样,要自然、要舒服、要像个正常人类,别太出格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物和环境的协调度

风光

选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Wd4LU1EIYmPNtU6-cOd94w

还是要再强调一遍拍好照片的核心:简洁。课程进行至此,我希望你的拍摄思路不要再像初学者一样,看见什么都想拍进去,而是要学会对画面进行取舍,学会有的放矢。还是那句话:不是你想让别人看见什么,而是你不想让别人看见什么

街拍

我们街拍,到底是为了拍什么?

  • 1.题材吸引了你;
  • 2.视觉刺激了你。

什么叫用机器视觉来思考画面?就是眼睛里有取景框线,知道不同焦段的镜头会截取眼前看到的画面的多少内容。有框线意识就意味着你有了距离意识,你知道自己往前走几步能把哪些内容隔出画框,往后退几步能把哪些内容拢进画面。有了距离意识,你自然就会有画面意识,你会观察眼前的画面,你能清楚地看见前景、中景、背景分别都有什么,然后再自觉不自觉地对背景、中景、前景的元素进行安排

  • 错位巧合+多元素呼应
  • 拍特殊光影或颜色效果,以几何形状来组成画面
  • 直给,“所见即所得”,拍摄细节局部来组成画面

首先来看第一种:错位巧合+多元素呼应。这大概是街拍的最主要类

后期–手机端

  • VSCO
  • snapseed 多练习。

好不好不重要,真心喜欢才重要。